close

  只是小小的一碟蝦醬,卻仍舊能夠喚醒那種在兒時就已熟悉的味覺記憶。在別人眼中看似平平常常的東西,但對眾多黃驊人來說,蝦醬在他們的餐桌上無法忽略。現在,有著200餘年製作歷史的黃驊蝦醬也實現了工廠化、標準化的生產,而且正在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通訊員張建宇本報駐滄州記者李家偉文/圖
  貫穿進黃驊人的味覺記憶
  黃驊緊守渤海。渤海灣近海屬淤泥質海灘,水質肥沃,魚蝦貝類等海產品富足,特別是盛產一種被漁民稱之為“雪雪米”的小海蝦。黃驊市南排河鎮張巨河漁民劉志強說,由於原來海邊自然條件惡劣,糧食、蔬菜不足,加之食物儲存條件簡陋,漁民們在捕到“雪雪米”後,一部分煮熟吃鮮或曬乾備食,另一部分則洗凈放進瓷壇,加入海鹽腌製成醬,這種可在全年食用的“蝦醬”是漁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
  據介紹,黃驊南排河蝦醬的原始製作工藝比較簡單,只需鮮蝦米、海鹽拌勻,放在壇里發酵即可。每年的“十一”前後,大量雪雪米、海蝦被捕撈上來,南排河鎮每個家庭主婦都會做上幾壇蝦醬。而這已經有200餘年的歷史了。無論是生蝦醬還是熟蝦醬,無論是小蔥蘸蝦醬還是大餅捲蔥捲蝦醬……看似不起眼的蝦醬就這樣貫穿進黃驊人的味覺記憶當中,成為一道鄉情,一種鄉愁。
  “小蝦醬”要做成“大產業”
  200餘年的民間流傳讓黃驊蝦醬擁有了深厚的“群眾基礎”。但是,黃驊蝦醬卻一直沒有一家正規的廠家進行工廠化、標準化的生產,更多依賴於傳統的工藝。據介紹,黃驊南排河鎮政府也一直在為蝦醬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積極搜集材料,著重發掘製作蝦醬的能手。
  同時,黃驊市一家水產公司的負責人也看中了蝦醬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和巨大商機。為了讓蝦醬走出黃驊,讓更多外地人品嘗到這一渤海特色美味,同時跨出特色產品產業化的重要一步,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投資500餘萬元建起了以渤海蝦醬為主要產品的公司,於今年10月10日正式投產,成為滄州市境內最大蝦醬生產公司,採用傳統蝦醬製作工藝,利用現代加工灌裝技術,工廠化生產、規範化管理,力求將“小蝦醬”做成“大產業”。
  (原標題:黃驊蝦醬實現標準化生產要“申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h62rhdi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